第一週 | 1 | 課程介紹/班務編組 | 策畫執行人 |
第二週 | 2 | 以廈門為例—導讀城市升格與區域經濟發展 | 文化大學全球商務學程兼任副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約翰霍普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博士 |
第三週 | 3 | 為市港合作發展機制落實法源 |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財經法律學系助理教授、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博士、武漢大學 國際法所法學博士 / 周 怡博士 |
第四週 | 4 | 穀倉效應—整合外部專業跨部門成立研發平台 | 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主任暨所長、淡大資訊工程研究所博士 / 許秀影博士 |
第五週 | 5 | 探討歲出預算執行彈性與行政開源措施 | 國防大學教官、主計官、嘉義大學觀光休閒管理研究所 / 李沛欣 碩士 |
第六週 | 6 | 以前瞻計畫為例探討地方財政監督 | 立法院預算中心、審計部審計員、台北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 / 芮家禎 碩士 |
第七週 | 7 | 都市防災—基隆市溢淹預警 | 海大河海工程系主任兼研發長、美國伊利諾大學土木工程學博士後研究、臺大水工試驗所博士後研究。國家「大禹獎」獲獎人 / 李光敦博士 |
第八週 | 8 | 都市防災—邊坡災害潛勢預警 | 央大副教授、央大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專長地震危害度分析、地理資訊系統、類神經網路 / 鄭錦桐博士 |
第九週 | 9 | 剖析直達南港軌道載運容量兼談北捷延伸基隆 | 日本九州大學建設都市學科博士、開南大學教務長,運輸科技與運籌學系主任、海大河海工程系教授 / 黃文吉博士 |
第十週 | 10 | 運用策略性都更接軌北捷進基隆市區 | 中冠科技顧問公司董事、中央營建問社規劃部副理、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士 / 朱克芬特助 |
第十一週 | 11 | 從循環經濟探討棄土及水庫淤泥化生離島(一) | 海大河海工程系教授、央大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整合性海岸地區管理、離岸地工技術、海床土壤液化評估、水下文資評估 / 簡連貴博士 |
第十二週 | 12 | 國土計畫取代區域計畫兼談都市計畫變更 | 基隆市政府都發處科長、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 / 凌家斌碩士 |
第十三週 | 13 | 拒絕外木山四接與核二廠除役之能源因應 | 海大理學院院長、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地質及地球物理博士、海大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 / 李昭興博士 |
第十四週 | 14 | 從區域經濟省視基隆水岸風貌再出發(一) | 海大河海工程博士、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碩士、基隆市政府科長 / 陳建華博士 |
第十五週 | 15 | 請政府對自主都更案給予最大協助芻議 | 逢甲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高考建築師及格 / 龍宗彥碩士 |
第十六週 | 16 | 觀察台灣主要政黨的黨綱主張與兩岸牽動 | 文大政治系教授、國民黨國發院長、台大政治學研究所法學博士 / 林忠山博士 |
第十七週 | 17 | 落實"氣候變遷因應法"展望風力發電 | 德國斯圖嘉大學建築與都市計劃系工程博士、金大建築學系教授 / 劉華嶽博士 |
第十八週 | 18 | 心得報告/綜合討論 | 講師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