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112-春季班 231A655-全局性思考-投資與民主選擇的智慧

 招生人數:0人
 招生狀態: 停招
 上課日期:2023-03-09 (第一週),(共18週)
 上課時間:每星期四 晚上 7點0分~9點40分
 上課地點:仁愛國小 仁愛國小

課前資訊
 這門課適合誰?
無特殊限制,只要對學習投資與民主理念思辨有興趣皆可。
 需要準備的工具/軟體?
不需要。
 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
以主題探討與簡報介紹、案例討論、思辨互動方式進行。本課程會從命題切入,沿思想脈絡循序推演相關理論,並回覆學員提問、解惑。
 評量方式
學員出席率70%、課堂討論30%。

課程簡介
 課程QR CODE網址
 課程理念
「只是想穩穩的投資,為什麼反而常常賠錢?」,「我們明明是想讓社會更好,為什麼卻一步步走向相反的結果?」,民主的失序與民粹化要仰賴民主素養來克服,然而民主素養具體而言究竟是什麼?
大家曾經以為只要上公民教育課、訴諸理性就可以提升民主素養;或者,政黨輪替與選舉次數愈多,就愈能培養民主素養;抑或是,隨著時間過去、民主生活夠久,人們就自然會形成民主素養,但至今為止的社會演變表明,事實可能並非如此。民主素養是模糊的概括性名詞,所指涉的其實更接近於價值判斷與評估選擇的綜合能力,具體內涵與投資所需的決策能力非常一致。
本課程以投資決策實務發展而來的結構性框架,將個體選擇疊加成群體行為過程中必然發生的偏誤、與如何改善決策品質的方法展示出來,協助學員在課程結束後,能明辨生活週遭或工作場域的各種偏頗訊息與謊言陷阱,具備正確的投資觀念與選出更理想政治代理人的能力。在未來的經濟生活、公民生活、社會生活上,能做出更好的決定,判斷力與決策力皆達到更高的境界。
 課程目標
這是一套思考課程,面對網路時代的訊息爆炸,內容良莠不齊且莫衷一是,真正有意義的資訊被片面說詞所淹沒,許多人感到無所適從、難以判斷、甚至被誤導。本課程辨明投資選擇、篩選資訊、與民主機制的內在邏輯,三者有著共通的智慧,有讓我們能做出更好決定的一致性方法,並與秋季班「投資的功夫_看歷史脈絡提升世界觀」互為延伸課程,提供有別於既定看法的思考框架,可以啟發學員得出更為深刻的觀點。
 參考書目
1.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作者:安德烈.科斯托蘭尼,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14/08/21。
2. 民意:作者:沃爾特.李普曼,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出版日期:2009/12/01。
3. 到奴役之路:作者:海耶克,出版社:桂冠,出版日期:1990/02/01。
 數位教材連結
 是否接受旁聽
是(如額滿課程,恕不接受旁(試)聽)

課程相關費用
 學分費
3 學分,3000元
 雜費(電腦、冷氣、場地、設備等費用)
 保證金
 其他費用
報名費:新生200元,舊生100元 (每學期只收取一次),保險費:春秋季200元,夏季100元(每學期僅收一次,純線上課程除外)
.
.
 材料費用(各班開學後,自行收取管理)
上課時講師會再說明。

課程大綱
第一週1市場先生與民權先生理解金融市場與民主機制,具有極為相似的內在邏輯。1.觀念主導著人的行為。
2.躁動的獨眼巨人。
3.群體行為的缺陷。
第二週2金融市場的本質理解金融市場的本質,辨明效率市場假說的限制條件。
1.投資就像棒球比賽。
2.我們都是少數股權股東。
3.市場並不總是對的。
第三週3股價究竟為什麼漲?理解金融市場上漲與下跌的原理,與其傳導機制。
1.資金與籌碼。
2.投資是一種有紀律的選擇。
3.景氣循環產業的邏輯。
第四週4只有少數人能領先市場理解常見的觀念偏誤,與進行投資決斷的專業操作模式。
1.如何買進,建立部位。
2.如何持有與控管風險。
3.如何賣出,完成一次投資循環。
第五週5泡沫是如何生成的?理解金融泡沫是如何生成,以及我們要如何辨認。
1.結構性的大趨勢。
2.許多微小期待的疊加。
3.獲利離場有多困難?
第六週6結構傳導至現象的時間差理解孿生性、時間差,以及群體行為的本質。
1.事物之間存在孿生性。
2.落後是觀念迷失的必然結果。
3.群體行為的本質。
第七週7全局性思考理解如何進行全局性思考,並反思我們自己長期的刻板印象、默示前提。
1.從歷史脈絡出發的思考。
2.反思自己的默示前提。
3.結構是因,現象只是結果。
第八週8個體選擇如何疊加為群體行為?理解群體行為的相關理論,並開始探討代理問題。
1.群體行為的多層次模型。
2.代理問題。
3.無所不在的演算法與資訊的霧霾。
第九週9公民週參加基隆學講座
第十週10相信人,或是相信電腦?理解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風潮下,過度依賴量化數據可能反而誤導自己
1.機器思考與人工智慧。
2.大數據隱含追求資訊充分的迷思。
3.凡事量化,會有什麼偏差?
第十一週11多數人就是對的嗎?理解民主機制中,多數決的歷史演變與可能形成的制度性風險。
1.多數決定,或是時間才能告訴我們答案?
2.少數否決權的歷史傳承。
3.民意的泡沫。
第十二週12分權制衡的制度設計。理解分權制衡長期的思想脈絡,與跨社會的一般性評量。
1.主權、執政權,與外部約束。
2.歐美社會分權制衡的思想脈絡。
3.中華社會分權制衡的思想脈絡。
第十三週13動機良善,那結果呢?探討關於動機論與結果論的不同理論觀點,及其限制。1.康德的動機論。
2.改革成為目的本身。
3.邊沁的利益論。
第十四週14結果重要,或是程序重要?探討歐美與中華兩種不同價值觀體系的哲學內涵,並建構全局性的評價模式。1.基於法律與利益的價值觀。
2.基於道理與歷史感的價值觀。
3.全局性的評價模式。
第十五週15民主是選人,或是選事?探討民主政治的選人、與選事之辨,並推演出能相適應的制度。1.儒法之辨。
2.委之以重任,或是對所有政見的包裹表決?
3.因事選人的弊害。
第十六週16歷史上的民主成就矩陣從案例討論中,理解民主的確是人類社會長期的追求。1.實質面以民為主的不同階段。
2.程序面主權在民的層次。
3.民主是人類社會長期的追求。
第十七週17課程結語與心得討論啟發學員對投資選擇與民主機制的深層次思考,並進一步強化對本課程的學習成果。1.能更真實反應民意的制度。
2.思考是個人突破群體盲目的自救之道。
第十八週18成果展。成果展。

講師介紹

葉書弘 講師  葉書弘 講師  葉書弘 講師  葉書弘 講師     葉書弘 講師

 現職:
信義社區大學、松山社區大學講師
 簡介:
海外投資長,基金經理人(群益投信 2003/4~2014/3)
大中華團隊投資主管,基金經理人(元大投信2014/6~2017/2)
實地調研台灣、中國大陸、日、韓、港、東協國家等超過500家上市公司,涵蓋各主要產業型態,多年來累計研讀財報更多達上千家公司。


基隆社區大學 09:00~21:00
地址:20150 基隆市信義區月眉路250巷22號
電話:(02)2432-2699 傳真:(02)2430-1178
聯絡信箱:cukeelung@gmail.com
基隆社區大學.
top↑